close

實驗室簡介

 1

2  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研究領域

 近年之研究主要分為三大部分:磨潤學、金屬成形以及生醫儀器的設計。將各部分主要內容及成果說明如下:

. 磨潤學

近五年來之磨潤學研究著重於以下幾項主題:(1) 金屬成形加工中,表面微接觸與變形機制的觀測與新模式的建立;(2) 小型高精密度高速液動壓軸承的潤滑運動特性及最佳化;(3) 奈米複合材料的製作及磨耗、摩擦特性分析;(4) 乳化液潤滑機制分析與應用;(5) 高張力鍍鋅鋼板之固體潤滑劑;(6) 以分子動力學研究濺鍍條件對薄膜磨潤性質的影響等。

(1)  在「表面粗糙峰接觸與變形機制的觀測與新模式的建立」方面,歷年來探討金屬表面粗糙化與潤滑液的互動行為,並成功地自行研發出如下之左圖所示,可透過強化玻璃模具,追蹤錄影同一區域之材料表面粗糙峰的連續變形與潤滑油流動,並創造各種不同運動條件的磨潤測試機;下之右圖是鋁合金表面與玻璃模具接觸之實況畫面。依所觀測的結果,利用有限元素法的分析,提出了新的變形機制「工具表面彈性微楔形」。此新的機制對於工件與模具存在嚴重相對滑動的製程(如擠製、鍛造與非對稱滾軋)非常重要。

圖1-1.jpg圖1-2.jpg 

(2) 「小型高精密度高速液動壓軸承的潤滑運動特性及最佳化」方面的研究動機,是因為動壓流體軸承系統(如下圖)已漸漸取代滾珠軸承,以提供更高的運轉精度、更小的扭力阻抗與更小的噪音。其運轉的速度可達每分鐘三萬五千轉以上,同時也將近一步縮小其尺寸在厚度4 mm以下,動壓流體軸承係在旋轉軸或軸承上刻出深度約100mm的溝渠(herring-bone groove),軸之軸承間隙約5mm15mm,最大偏心率小於百分之五,徑向NRRO小於20 nm。此種高速軸承具有溝壑造成的泵浦效應,故在小型化的情況下,可依靠此泵浦及潤滑油表面張力之作用達到自然油封之效果,然而也因此有發生自由表面攪拌氣體而泡沫化的可能。目前已完成加工粗度、空蝕(cavitation)效應及各種溝槽幾何對運轉能力的影響分析,並持續探討光碟等不均勻度對軸心晃動的影響。加工部分提出以電磁成形方式製作溝槽,有限元素模擬探討之成果已發表。

圖1-3.jpg 

(3) 「奈米複合材料的製作及磨耗、摩擦分析」方面,以自製的磨耗測試機與奈米摩擦測試機得到奈米複合材料 (奈米碳管、奈米石墨、Al2O3-PSAl2O3-PMMA) 其巨觀與微觀的磨耗特性,如下之左圖與中圖。

圖1-4.jpg圖1-5.jpg 

(4) 「乳化液潤滑機制」方面,乳化液結合了油的黏性與水的冷卻效果,是切削及金屬快速成形中常用的低成本潤滑劑。然而此種潤滑液的潤滑機制卻異常複雜,包含了油滴的變形和集中、油和水的反相、油滴受到水迴流的排移、油滴與金屬面的接觸角和吸附、油滴的黏性和表面張力,甚至化學的pH值也會改變有效潤滑膜的形成。目前使用有限元素的模擬(下圖) 已完成以計算流體力學對懸浮油滴的模擬之研究,並且已經發展出新的理論公式,初步的模擬符合實驗的特色,將此新的理論應用於板金乳化液潤滑下的滾壓製程探討。

圖1-6.JPG 

二. 金屬成形

金屬成形的研究分為下列重點:(1) 模具與工件最佳化之研發;(2) 智慧型控制應用於成形方法的研發;(3) 新微成形方法的研發;(4) 傳統產業技術提升

(1) 「模具與工件最佳化之研發」方面,發表了流線法( stream line method)的觀念,可預測板金引伸時最佳工件的淨外形,實際測試結果良好;另以多孔材質的塑性力學,推導出可控制應變率的擠製模具幾何條件,適用於擠製對應變率敏感的航太用合金,如下圖。

圖2-1.jpg 

(2) 「智慧型控制應用於成形方法的研發」方面,以新研發的小型感測器(PDS)與新的估算準則做板金成形中夾模力伺服控制,使用者無論以何種大小的初始夾模力值,皆可隨著沖程自動調整夾模力,使得成品優於以固定夾模力所能獲得的最佳品質。繼前述系統的開發完成,接著研究以CAE配合FEM做虛擬的深引伸中夾模力控制與成形性分析,讓使用者可以在實際操作前便可獲知成形結果。

圖2-2.jpg 

(3)  「新微成形方法的研發」方面,包括以黏塑性壓力媒介法做多量微小孔(直徑500 mm以下) 一次擠壓快速微成形之研究 (如左圖之成品),以及研發前面所提之小型高速液動軸承的電磁成形分析,如右圖

圖2-2.JPG 圖2-3.jpg

(4) 「傳統產業技術提升」方面,則參與電腦聯結器沖壓產品彈性回復的研究;高速工具機護蓋平行連動機制的研發,設計新式耐磨耗的括刷;另主持板材矯直技術的研發,已經成功地訂定設計矯直機與操作的各種準則和軟體,目前正策劃與控制組合作智慧型矯直機的研發;此外,幫助廠商線性滑軌的全滾壓製造製程的研發,可以4道次完成高精密度的滑軌;協助工具機廠建立滑軌潤滑系統改善,降低潤滑油消耗量。

a.JPG b.JPG c.JPG

 

三. 生物醫學儀器設計

生物醫學儀器的研究乃與國家衛生研究院之醫學工程組、奈米中心,以及暨南大學合作開發,分為下列重點:(1) 壓電式微混合器之設計製作(2) 新型血液動力儀之設計製作;(3) 植入性光能神經化學微探針的研發;(4) 互動式組織氧監控系統。因受限於專利及機密,只能發表部份成果。

(1)「壓電式微混合器之設計製作」 係針對各種微生醫藥物反應的訊號分析時,交換液體的流量非常小且雷諾數非常低,傳統的混合器並不適用。因此本人利用渾沌理論配合微流道與市售廉價的喇叭壓電薄膜,成功地製作出微壓電混合器如左圖所示。右圖展示寬200 mm流道中藍色與紅色液體的混合情形

圖3-1.jpg 圖3-2.jpg 圖3-3.jpg

 (2) 「新型血液動力儀之設計製作」方面,以往醫學工程上只有單純剪應力及單純應變的血液動力(hemoforce)實驗方法,然而血管細胞是同時受到剪應力與應變的作用而產生病變。所以本人設計出可獨立控制流體剪應力與細胞應變的血液動力儀,只使用60 cc以下的實驗液體,並可以在高倍數顯微鏡頭下做細胞型態轉變的錄影,如中圖及左圖人類動脈內皮細胞之變形即時觀測。

 

 圖3-3.jpg 圖3-5.jpg 圖3-4.jpg

(3) 「植入性光能神經化學微探針的研發」係將直徑0.25 mm的神經化學分析微交換器配合直徑0.05 mm的光纖叢,整合為直徑0.4 mm的微探針,可植入腦部做即時的診斷用,如下圖 

圖3-6.jpg 

 

(4)「互動式組織氧監控系統」係針對各種實際癌症手術上的強烈需求,所開發的一套系統。目前已成功地完成大鼠的活體實驗,如下圖。現正積極做進一步的系統整合與人機介面改進工作,預定將進行更大型生物體及最終人體的實驗。 

圖3-7.jpg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yust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